有人说以前是猫熊,也有人说就是熊猫。
谢邀
大熊猫(Ailuropoda melanoleuca),通常称熊猫,是属于熊科的一种哺乳动物,体色为黑白两色。熊猫生长于中国中西部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。全世界现存大约1600只左右,是一种濒危动物。大熊猫古今有许多别名:貔貅、大猫熊、竹熊、白熊、花熊、貘、华熊、花头熊、银狗、大浣熊、峨曲、杜洞尕、执夷、貊、猛豹、猛氏兽及食铁兽等。大熊猫原分为熊属。名称溯源1869年,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·戴维德(Armand David)认识了熊猫后,给“熊猫”定名为“黑白熊”,归属于熊科。两年后, 动物学家进一步考查,研究它属于猫熊科,将它进一步定名为“猫熊”。1940年代,在重庆北碚博物馆展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。当时,定名为猫熊,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,但整个体型又像熊。由于中文使用者传统上通常都习惯右到左的写法,所以当时猫熊一词是以右到左的方式书写。在标准中文文法里,形容词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词的前面。由于熊猫被一般人认为属于熊科,因此猫是形容词,熊是名词。故,猫熊一词在中文文法上是对的。到1940年代,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经开始习惯左到右的中文读法,所以当时重庆北碚博物馆所展示的“猫熊”字样就被大家误读成熊猫。从此以后,熊猫一词变开始先在四川一带流行起来,长此以往向传讹误,一至到今天,大部分的人也就习惯了使用熊猫一词。熊猫一词在中国大陆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最普及的称呼,而在台湾,猫熊和熊猫则都比较常用。1949年后,由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去台湾,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交流也因此出现隔阂。故在台湾原有的名字猫熊仍较常用。
咱们的国宝大熊猫,现在一般叫它们“滚滚”,至于它的前身,这不是一两句能解释的清楚的,那车逻辑就挑重点说吧~
要说世上第一只大熊猫,生物学家推测它诞生于800多万年前,当时它们的祖先可没有现在这么,它们四肢不灵活,也不会打滚,外貌和柯基类似。我们现在把它叫做始熊猫,其实也并不是多么可爱。
但是滚滚厉就厉害在它的进化,考古学家发现始熊猫的进化有四个分支:分别是矮熊猫(已灭绝)、小钟大熊猫(已灭绝)、葛氏郊熊猫(已灭绝)、大熊猫。也就是从这开始,大熊猫不辱使命,开始了它们全新的表演。
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了上古时代,看看阪泉之战的交战双方吧。
阪泉之战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氏族部落的斗争,黄帝和炎帝在打败蚩尤之后彼此也发生了冲突,不仅联合了周围的族群,还组织了大型猛兽军团。《列子·黄帝》中记载:
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帅熊、罴、狼、豹、貙、虎为前驱,雕、鶡、鹰、鸢为旗帜。
罴?你猜罴是什么鬼?
汉朝开始,滚滚又有了新的称谓:食铁兽。如《神异经》中说:
“南方有兽,名曰啮铁。”
《尔雅·释兽》中有这样描述:
“似熊、小头、痹脚、黑白驳,能舐食铜铁及竹骨。”
《新齐谐初集》有更详细的记述:
“房县有貘兽,好食铜铁而不伤人,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,见则涎流,食之如腐。城门上所包铁皮,尽为所啖。”
传说中周亚夫细柳营的军旗上面的图腾就是滚滚,而汉武帝时期刘彻曾把一只大熊猫放养在上林苑园林中,并召集天下能补杀它的猎手,可见滚滚之威猛。
西晋时有一战旗名曰“ 驺虞旗”,两军交战若有一方高举驺虞旗,那么这仗就不打了,而驺虞就是当时滚滚的名号。
到了现代,我们管它就叫大熊猫啦,但他的学名叫“猫熊”,意思就是“像猫一样的熊”,但要注意一点,它只是长相像猫,本质还是熊。大熊猫的咬合力和前肢臂力都十分恐怖,非严格意义来讲它们的手掌有6指,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吃萝卜、苹果、窝窝头时都能用手抓了,而且很粗的竹子在大熊猫手里那就是轻易一折的事情。你别看它圆滚滚的,其攀爬和奔跑的能力都很强。成年的野生大熊猫最长能达到2米左右,体重可达200kg,因此它的战斗力也是杠杠的。所以,如果真的碰到野生滚滚的话,后果不堪设想。
最后,以一幅关于滚滚的超治愈漫画来做结尾,在新的一年里,车逻辑祝大家好运往往,事事顺心~
文/车逻辑的逻辑
下辈子一定要转世成大熊猫!